大纳言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职责

太政官次等官,纳言」的意思,依据「令义解」是指「下之建言上纳予三公,三公之谕向下宣诏」。职务乃为三公提供协助及参议政事,也是作为天皇的近侍,把政务上奏予天皇,同时把天皇敕令向下宣诏的要职,又可以在左右大臣不在时代行职务;另外大纳言兼为上卿,负责大节礼仪等事务。
理论上,公卿中的羽林家(如小路、四条、山科等氏)、名家(如劝修寺、乌丸、甘露寺等氏)、半家等可以出任。实际上,公卿家中身份最低的廿五家半家顶多只能担任参议或中纳言。

历史

根据《大宝令》规定,大纳言定额为四名。到藤原氏当权时,这样的人数已不够安插心腹,于是扩充了名额,另再设置权官(“权”字有临时之意)。主要的权官有权大纳言和权中纳言,于是大纳言到了镰仓幕府成立之时,已经增加到了八至十名之多。
进入战国时代,大纳言已不纯为公卿的专属了,执刀枪比拳脚的武将也能册封为大纳言,在庙堂和公卿并列,历史上著名的大纳言有安土桃山时代的丰臣秀长(世称「大和大纳言」)及前田利家(世称「加贺大纳言」)。到了江户时代,全国三百藩中,只有“御三家”的尾张家和纪伊家能够世袭大纳言的官位。到了明治时代初仍然保留,但到了明治四年(1871)被废除。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