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瑞利波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地幔瑞利波是一种常见的界面弹性波,是沿半无限弹性介质自由表面传播的偏振波 。由 L.瑞利于 1887 年首先指出其存在而得名。地震学中称其为R波或L波。在表层附近,质点的运动轨迹为椭圆;在离表面为 0.2 个波长的深度以下,其运动轨迹仍为椭圆,但运动方向与表层相反。在自由表面上,质点沿表面法向的位移约为切向的 1.5 倍。瑞利波的波速与频率无关 ,只与介质的弹性常数有关,为同介质中横波波速的 0.862~0.955 倍。在震中附近,不出现瑞利波。从震源射出的纵波在离震源距离为cR*h*sqrt(c1*c1-cR*cR)后才形成瑞利波。由震源射出的横波在离震源距离为cR*h*sqrt(c2*c2-cR*cR)后才形成瑞利波。其中 cR 为瑞利波波速;h 为震源深度 ;c1、c2 分别为纵波和横波波速。瑞利波沿二维自由表面扩展,在距波源较远处,其摧毁力比沿空间各方向扩展的纵波和横波大得多,因而它是地震学中的主要研究对象。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