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小刚是学校里的优秀学生,他习惯把自己的生活计划安排的满满的。学习,考试,参加辅导班,同学向他请教问题,他总是不耐烦的敷衍,女同学美帆请他写篇毕业回忆录,他也当作无聊的事情推脱。然而这场大地震改变了他。当小刚被地震困在危房里时,是志愿者冒险救出了他;当小刚去乡下打探爷爷奶奶的消息时,有救援队帮助了他;当小刚得知美帆全家都在地震中罹难,难过的小刚后悔没有给美帆写回忆录,他渐渐发现在自己生活的路上,有一些珍贵的事物是不该被忽略了。
有同学失去了父母,有大人失去了孩子。人们挤在校园里避难,食物需要配给,饮水遇到困难,到处都是可怕的消息。但是人们也因为困难而变得异常团结,各种各样的团体和联系渠道都发挥了作用。送来水和食物,提供临时住所,照看孩子,医疗服务等,形成一股直接或间接支撑受灾者的强大力量。所见所闻的一切,让小刚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崭新的考虑。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小刚决定不要去上私立学校;为了改变自私的自己,小刚和伙伴们加入了义工团队。小刚在灾难的洗礼中,深深认识到,为了帮助别人而努力,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花婆婆是一个独身的老人家。震灾发生后,在校园里的避难,让花婆婆感受到大家庭生活的温暖。当分发给她组合屋居住时,为了不离开大家,花婆婆竟然谎称登记牌被弄丢了。发觉到花婆婆的孤独后,小刚和同学们主动约定时间,依次来陪花婆婆聊天解闷。他们带给了花婆婆快乐,花婆婆也以自己历经战争、水灾、地震,三次流离失所的亲身经历教导孩子们自然的强大和生命的可贵。
小刚的班主任是一个认真负责,乐观无畏的老师。自己的女儿在地震中罹难,老师却忙于四处奔波,确认每一个同学的安全消息,为有困难的学生联络通讯。他忍住伤痛为同学们上了“生命教育”的一课,鼓励同学们勇敢坚强的活下去。而他在倒塌房屋前与孩子们的对话,更深深触动了观众。老师询问学生们,为什么房子会倒塌?“因为钢筋数量不够”,“因为施工者偷工减料!”联想到前不久发生在四川的大地震,到现在还是讳莫如深的建筑质量问题,真是让人无言以对。当你听到一个孩子说:“要建经得起八级地震的房子”。怎能不被震撼!
小刚的同学加藤和幸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本就沉默寡言的他更加鲜言少语。为了帮他重拾信心,老师和同学们都多方劝导。老师鼓励大家,要勇敢的把遭遇把痛苦说出来,因为直面事实也是对罹难者深切的怀念。终于,在毕业庆典上,感受到大家关怀的加藤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我是加藤和幸”,此刻我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