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公鱼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印尼小公鱼 - 特征

印尼小公鱼又称为屈里银带鰶、公鱼。背鳍15;臀鳍20;胸鳍12;腹鳍7。纵列鳞38;横列鳞8。鳃耙19+25。体长为体高4.9倍;为头长4.7倍。体延长,侧扁,腹部有骨刺。头中等大,前端稍钝。吻短于眼径。眼大,上侧位。口大。口裂斜,达于眼的后下方。上颌前端略突出。上颌骨末端伸达鳃孔。两颌、腭骨有细小牙。鳃孔大。假鳃显著。鳃盖膜彼此微相连。鳃盖条11。鳃耙长于鳃丝。体被圆鳞。腹缘骨刺5个。背鳍始于腹鳍后上方。胸鳍长约与眼后缘到鳃后缘的距离相等。腹鳍位于背鳍的前下方。尾鳍深叉形。体呈白色,体侧有银白色的纵带。系近海小型鱼类,在海里生活,亦能上溯到江河里。

印尼小公鱼 - 经济价值

数量较少,可供食用。

印尼小公鱼 - 分布

分布于中国南海;国外见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中印半岛及印度。
编号:
5378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中文科名:
鳀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属名:
小公鱼属
拉丁属名:
Stolephorus
拉丁种名:
tri
定名人:
(Bleeker)
年代:
1852
中文名:
印尼小公鱼
ogenus:
Engraulis
原始文献:
Verh. Batav. Genootsch. (Haringacht.), 24, 40.
模式产地:
Batavia
俗名:
公鱼
国内分布:
南海
国外分布: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马来半岛, 中印半岛和印度
资料来源:
南海鱼类志:128.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