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纳
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测量的。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他把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0-在阈限的刺激强度。
这个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费希纳应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冯特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心理被分析到最后不能再分析的成分,则为心理元素,即为心理构成的最小单位。而人的心理,就是通过联想或统觉才把这些心理元素综合为人的直接经验的,因此,冯特以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在于分析出心理元素并发现这些元素复合成复杂的观念的原理与规律。
由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内在的意识,因此,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自我观察”,“自我体验”的实验内省法。
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从实质上看,他的心理学体系基本上只是对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心理学成就的一个全面的历史总结。他的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倾向还是停留在当时英国的以及德国的一些经验论、统觉说的传统的心理思想上,而并无整体上的对传统的较大突破。而且,冯特的心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所以,冯特的功绩并不在于他的内容心理学本身,而在于他为心理科学作出的那些不朽的贡献,一是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从数千年来附属于其他学科的状态彻底地分离、独立出来,二是总结、创立了一门崭新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三是利用创建的心理实验室,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有力地推动了各国心理学的建设和发展。为此,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冯特的学生)在1921年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中所说的:“冯特到任何时候都将作为伟大的里程碑而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