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信管专业的发展前景,我们试着分三部分作阐述:
相关领域的整合与互补
基于以上所述
信息管理与
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图书馆情报学档案学等相关领域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在在信管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的整合与互补的过程。一般而言,在管理学院课程设置中,无论是工商管理还是
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都是核心课程。现在图情档都划归
信息资源管理范畴,这些传统专业都会以信管专业为其学科建设的方向和指针。这些领域在研究范围上都有大量交叉,各领域的整合才能集中最优势的资源,无疑只有这样信管专业才有竞争力。
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拓展
据以上所述,信管学科与
管理科学与工程,
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学科的交叉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拓展,更重要的是,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拓展已经成为各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或者说信管专业的未来发展生命力在于相关学科的交叉,并不在学科本身。这应该是所有应用学科的共同特征。
在这里要特别提到信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关系。目前我国该类专业的计算机教育中有两种倾向均不可取:一种是过分强调计算机的工具性,仅仅给学生教授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传统
管理手段,计算机化即宣告完成;另一种则过分夸大计算机的重要性,恨不得将所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都传给学生,将
信息管理系办成准计算机系。这都是未弄清专业知识结构中
计算机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知道,"信管"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领域是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不是计算机算法理论或硬件理论,也不是计算机自身资源的管理,只是将其作为工具和手段,因而对
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学习应该侧重应用。这需要我们首先端正态度,立足于服务,立足于应用;其次再针对计算机应用的具体情况开设有关课程,重要的是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或者在人才培养上分类,比如可以分为技术型,工程型,管理型等。
三种模式的趋同倾向
我们还记得清华人的自信,他们说别的信管专业都是由图情档专业转型过来的,只有他们才是嫡传,包括临近的北大也是这样。这或许是由他们的实力决定的,毕竟他们在信管专业排名中高居榜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校传统图情档专业学科转型的完成,清华也将不得不承认别人的信管专业也是真正的信管专业,而不管它们当初的出身如何。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以上三种模式只是中国当前信管教育界特有的现象,再过几年或十几年后,人们将不再注意到信管专业的出身,因为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除了可能看出它们培养方向上的些许区别,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在这三种模式的趋同倾向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或者说社会的认可无疑是决定性的,正如这一专业是随着中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应运而生的一样。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各大学为何把强调自己的特色和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放在同一地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