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会计”一词最早见于《周礼》,设有“司会”官职,掌握国家和地方百物财用。以后,各级官府为了加强对钱粮、财物的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政府部门的会计,官厅会计。随着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使恨间会计才逐步形成并定的水平。
20世纪初期,借贷记账法传入我国和英美的会计制度,中式
簿记改革,推行现代会计,我国近现代会计史上的第一次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引进了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前功联会计模式,对旧中国的会计理论、制度和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启动形成了我国近代会计史上的第二次变革。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相应开始了第三次会计变革。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正式颁布,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规范体系,并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
在国外,会计也悠久的历史。原始的印度公社里就有记账员,负责登记农业账目。古巴比伦商人就有现金记录。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也有会计记录的史料留于后世。其中对会计发展影响最大的地方是意大利。12、13世纪借贷记账法就出现在意大 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12、11年,意大利弗罗伦萨银行采用贷记账法,即所谓“威尼斯簿记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在其《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的“计算与记录要伦”部分,介绍了“威尼斯簿记法”,成为世纪上第一部复式记账法的著作,樗着现代会计的产生。产业革命后,西方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形式。公司股东希望有外部会计师来检查他们所雇用的管理人员,特别是检查会计的工作情况,于是在英国出现了以查账为职业的独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扩大了服务,发展了会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