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予好的待遇,厚待。
《三国志·吴志·顾邵传》:“年二十七,起家为 豫章 太守。下车祀先贤 徐孺子 之墓,优待其后。” 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二:“ 禹偁 为翰林学士,上优待之,同列莫与比。”明 朝鲜 李民宬《敬亭先生续集·朝天录》:“(袁可立)付批牌有曰:‘看得废立之事,二百年来所未有者,一朝传闻,岂不骇异。封疆重寄,行文防愼,此自事理当然。而今观来文,乃悉颠末。效顺之诚,既不异于畴昔。优待之礼,应不减于从前。一切款宴,犒赏夫马等项,已移檄促办矣。合行谕知云云。’”
鲁迅《书信集·致母亲》:“动物是不能给他玩的,他有时优待,有时则要虐待。”
2. 好的待遇。
王西彦《古屋》第二部四:“一个人在大千世界里阅历得多了,得不到社会的优待,便心灰意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