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场河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串场河

始建于唐大历元年(766),南宋咸淳五年(1269)、明隆庆年间(1567~1572)重加疏浚、改建而成。以其贯通淮南诸盐场而得名。1958年后曾沿串场河东侧新挖(南)通(赣)榆运河与之平行,兼作输水和航运之用。

历史沿革

唐大历二年(767年),黜陟使李承任淮南节度判官时亲率民众在海陵以北沙坝上,兴筑一条长约142公里的捍海堰,该堰保护了堤西农田,百姓称之为“常丰堰”,又叫“李堤”。因筑堤取土而挖成的河流,就是串场河最初的复堆河。后常丰堰年久失修,渐失挡潮功用。北宋天圣初年间,范仲淹在其基础上,筑成捍海堰(后称范公堤),“农子盐课,皆受其利”。境内各盐场为了运盐方便,先后都沿范公堤一线而建,复堆河则以范公堤为屏障,串通境内富安、安丰、 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等13个盐场,因此,又叫“串场河”。该河因 盐运分司设在东台,故以东台海道口为界,分南北两段,由海安向北流经富安、安丰、梁垛至何垛场海道口,为南串场河;由海道口向北流经丁溪、草堰、白驹、刘庄、伍佑、盐城至新兴、庙湾,为北串场河。从阜宁至上冈,串场河沿岸的范公堤在其西岸,上冈至东台段范公堤在其东岸。

串场河的历史意义

古代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什么那么重视兴修河道,随时确保串场河通畅无阻?那是因为这条古 老的河道承载着历代官府衙门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淮盐。淮盐的主产地在南北范公堤、串场河一线。没有这些盐场的丰产,淮盐课税收入就无法保障官府。古人云:“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以清顺治十年为例,全国税课入库212.8万两,而两淮盐税入库就达119.7万两,占全国盐税的56.3%,康熙三年,两淮盐税占全国税课的64.5%,就是到嘉庆八年,淮盐课税仍占全国的40.8%。由此可见,串场河沿线的淮盐产区在全国的位置是多么重要。难怪历朝地方官员和盐政官吏为了保住顶戴花翎,不断创造政迹,始终把串场河及运盐灶河的修浚作为执政的第一要务。浪漫的艺术家讴歌串场河是母亲之河,串场河水就像母亲甘甜的乳汁浇灌着河道两岸的良田和稼禾;漂泊四海的商家赞美串场河为苏中里下河地区的“水上走廊”,在陆上交通欠发达的时候,她确实发挥了通航水上运输的特殊功能;一些偏执的史学家还诅咒串场河是榨干了历代盐灶民血汁的“穿肠之河”,在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下,盐民们用瘦弱之躯生产出白花花的淮盐,源源不断地运出去,换成白花花的银两,流进了盐商、官吏、把头的腰包,而盐灶民自己只能听着串场河无奈的涛声,以泪洗面,哭断寸肠。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