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虎头蟹是一种以肉食性为主的甲壳动物,在天然环境中常以牡蛎、蛤类、缢蛏、泥蚶等贝类和鱼、虾、蟹等为食,也兼食动物尸体及少量藻类。人工饲养条件下亲蟹培育主要以菲律宾蛤仔为主,辅以杂鱼虾进行投喂;仔蟹以卤虫成体、小贝类为主。
中华虎头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因此夜间比清晨摄食量要高,其次中华虎头蟹摄食与水温也有密切联系。当水温为15℃~27℃时,摄食正常,24℃左右摄食强度最大,水温低于12℃,随着活动的减少摄食量也开始减少,水温低于8℃,虎头蟹停止活动,不摄食,进入假死状态。摄食时,寻找到食物后,即用一双鳌足牢牢地把食物钳住,假如是坚硬的贝类,则用鳌足将其钳碎后夹取食物送至口边,继而用第一对步足的末端捧着食物,送交给第三颚足,再有第三鄂足依次传给第二颚足、第一颚足,最后搬送给大颚,由大颚将食物切断磨碎进而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