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LTP禾flLTD突触后膜机制的直接证据一“静寂突触(silent synapses)’’的发现,谷氨酸受体的一个亚型—-AMPA受体己经成为本领域内一个新的研究热点117】。
基于10个网页-相关网页
由于NMDAR早于AMPAR被募集到突触 部位∞J,即存在诸多仅表达NMDAR而无AMPAR表 达的沉默突触(silent synapses),由于功能性突触 (functional synapses)的缺乏,为达到或接近神经元放 电的调定点,突触整体效能出现上调,rhEPSCs波幅 增加。
基于8个网页-相关网页
沉默突触 Silent synapse ; silent synapses 轴突触 dendro-axonic synapse ..
基于1个网页-相关网页
-
沉默突触
- 引用次数:3
参考来源 - Cdc42信号介导的突触前快速成熟机制研究
·2,447,543篇论文数据,部分数据来源于Not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