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网络释义专业释义

  Dryopithecus wuduensis

...历史沿革/武都区 编辑 武都区根据龙沟发现的“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wuduensis)”化石研究报告证明,早在1000万年前,武都白龙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区。

基于18个网页-相关网页

  • dryopithecus wuduensis

·2,447,543篇论文数据,部分数据来源于NoteExpress

百科

武都森林古猿

武都森林古猿 英文:Dryopithecus wuduensis 释文:产自甘肃省武都县农家沟晚中新世紫红色砂质泥岩层的小型森林古猿。臼齿列长约28毫米,p4较长(宽/长=90%),p3短(宽/长=69%),并有短而横置的跟座。m3窄长。标本为附有完整齿列的左下颌骨体及下部的1/3段上升枝,和p4之前的右下颌骨体。颌骨体中等粗壮,颊肌沟宽大,颏孔后有一肌痕突起。这些特征都说明其咬肌及相应的支持结构特别发育。颌骨联合部内侧较陡,具2条发育中等的圆枕及一个颏舌肌窝,时代可与欧洲的Turolian,印巴接壤的西瓦利克山区的Nagri带和中国云南禄丰古猿的时代相近。

详细内容

以上来源于: 百度百科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