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夏绿蒂·科黛

网络释义

  Charlotte Corday

...,鲜血染红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药液,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另一只手上还握着凶手——女刺客夏绿蒂·科黛(Charlotte Corday)——递给他的字条。

基于4672个网页-相关网页

短语

夏绿蒂科黛 Charlotte Corday

有道翻译

夏绿蒂·科黛

Charlotte Corday

以上为机器翻译结果,长、整句建议使用 人工翻译

百科

夏绿蒂·科黛

玛丽-安妮-夏绿蒂-德-柯尔代-阿尔蒙特(Marie-Anne Charlotte de Corday Armont, 1769年7月27日-1793年7月17日,未满25岁,又译夏洛特-科代等),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地区的一个小村庄,皮埃尔-高乃依的后代。早年母亲去世,父亲雅克-柯尔代-德-阿尔蒙特(之所以不把Corday翻译成科黛是因为这太过阴性化,而且这是夏绿蒂承袭自父亲的中名)因无力抚养女儿而将其送入修道院。柯尔代在修道院中大量阅读了卢梭、普鲁塔克、伏尔泰的著作。革命爆发之后,柯尔代离开修道院,到科恩的堂亲(不清楚是堂哥、堂妹、堂姐还是堂弟,民间的说法一般是堂弟)家居住。柯尔代同情吉伦特派,十分怀疑激进派的做法,认为这会“搅乱法国”。5月31日温和派倒台之后,柯尔代越发痛恨马拉等激进派的重要人物,遂乘坐公共马车前往巴黎于7月13日杀死马拉,她因此在7月17日被送上协和广场的断头台。

详细内容

以上来源于: 百度百科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