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这样一条普遍法则,即无助是由于处在无可逃避或回避的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中所产生的一种习得性状态。
基于1228个网页-相关网页
然而,在孩子中间,以及他们的父母中间形成的数学焦虑感、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在他们成绩获得明显提高的道路上形成了一个根本性的障碍。
基于72个网页-相关网页
习得性无助(learning helplessness),是指一个人由于连续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1]。
基于24个网页-相关网页
一个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Martin Seligman 偶然发现“习得性无助”(Learnt Helpless),大意为人们在面对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形面前,会放弃努力,进而人们由此经验习得到:自己在相似情形下(即便实际可以控制的情形下...
基于20个网页-相关网页
习得性无助感 Learned helplessness
习得性无助取向 learned-helplessness orientation
习得性无助的归因模型 attributional model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模型和习得性无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有过这样的经历后,即使是在能够带来改变的情况下,动物也常常保持被动——这种状态被他们称为习得性无助。
After such an experience an animal often remains passive even when it can effect change—a state they called learned helplessness.
对我来说,这些反应代表了私有软件通常造成的习得性无助。
To me, these reactions epitomize the learned helplessness that proprietary software usually encourages.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
Learned helplessness is a psychological barri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growing of some children.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