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㙡菌 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Berk)Heim(注:鸡㙡菌的“㙡”字应该写作“土从”土字旁右边加一个从) ,现有多种写法:鸡枞菌、鸡纵菌、鸡棕、鸡棕菌等。又称伞把菇(云南、四川)、鸡肉丝菇(台湾、福建)、豆鸡菇、白蚁菰、白蚁伞、黄鸡㙡(福建、广东),在攀枝花俗称为三堂菌。四大名菌之一,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 鸡㙡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鸡㙡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鸡㙡仅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 《黔书》:“鸡㙡,……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㙡。”鸡㙡多产于滇南,鸡㙡一词在《本草纲目》《玉篇》、《正字通》等字典中有均有记载。 参考文献: 1、黔南丛书本《黔书》; 2、《汉语大字典》第516页; 3、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第17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