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译喜帕恰斯。古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生于小亚细亚的尼西亚(Nicaea)。曾居住亚历山大里亚。在罗得岛从事天文观测,为天体测量学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欧洲天文学之父”。其主要贡献是编制了一份记载1025颗(一说850颗)星宿的方位和亮度的星座图表;吸收巴比伦人成果并与他所制图表相比较,首次发现了“岁差”(回归年短于恒星年的现象),并认识到该现象是黄道和赤道的交点缓慢移动的结果。据说,他利用几何学推理解释太阳的表象运动,提出“地心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还编撰了球面三角学指南,并将它应用于天文学,利用经纬度确定地球上的多种位置。计算月亮的体积和距离。著作甚多,均已失传,现仅存为欧多克索斯(克尼多斯的)和古希腊诗人亚拉图(Aratos)的《天象》(Phaenomena)所作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