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百科

ed途径

ED(Entner-Doudoroff)途径,又称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KDPG)途径 这条途径是Entner和doudoroff在研究嗜糖假单胞菌的代谢时发现的,所以简称为ED途径。这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特点是葡萄糖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速获得由EMP途径须经10步反应才能够形成的丙酮酸。 这条途径的关键是2- 酮 - 3 - 脱氧 - 6 - 磷酸葡糖酸的3,3裂解, 分解为3-磷酸甘油醛和丙酮酸。3-磷酸甘油醛可进入EMP途径转变成丙酮酸。 在极端嗜热古菌和极端嗜盐古菌中,葡萄糖的分解是靠经过修饰的ED途径而进行的,而且其初期的中间产物不经过磷酸化。 ED途径的产能水平较低。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时,只净得1分子ATP和2分子NADH。 具有ED途径的细菌有嗜糖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林氏假单胞菌、真养产碱菌等。 ed途径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分布较广,是少数EMP途径不完整的细菌如林氏假单胞菌和运动发酵单胞菌等降解葡萄糖的主要途径。

详细内容

以上来源于: 百度百科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