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美国人》由《初访美国》(1945年)、《美国人的性格》(1947年)和《访美掠影》(1980年)三本小册 美国与美国人 子集结而成,收录的多是游记和通讯。其中,《初访美国》描述了二战后美国在科学、工商业、居民生产生活品质方面的概况以及作者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宗教信仰的理解;相对于《初访美国》中抽象层次较高的探讨,《访美掠影》则更加注重对美国的交通、能源、电子计算机等具体方面的描摹;而《美国人的性格》则是费孝通对Mead的《美国人的性格》一书的一系列读书笔记。 《美国与美国人》并不是对美国社会的科学研究,按费孝通自己的话说,它“并不能,也没有,全面真实地反映出美国和美国人的实际。”(费孝通,1985:Ⅱ)我们似乎并不应当完全从学术的严谨性和精确性上去评价这本书,我们还应当将作者跌宕起伏的境遇和时代背景代入其中,反思费孝通为何这么看待美国和美国人。《初访美国》是费孝通在经历了抗战的颠沛流离之后第一次踏上了美利坚的国土后的文字,他看美国的视角代表了当时中国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美国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