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p

矛形剑带绦虫 [máo xíng jiàn dài tāo chóng]

网络释义

  Drepanidotaenia lanceolata

矛形剑带绦虫Drepanidotaenia lanceolata):虫体较大,呈矛形,全长30~130毫米,吻突上有8个角质化小钩。4个圆形或椭圆形吸盘。

基于116个网页-相关网页

新汉英大辞典

矛形剑带绦虫 [máo xíng jiàn dài tāo chóng]

  • drepanidotaenia lanceolata
以上来源于:《新汉英大辞典》

百科

矛形剑带绦虫

由膜壳科剑带属的矛形剑带绦虫和普氏剑带绦虫寄生于鹅、鸭等游禽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 病原体矛形剑带绦虫虫体大型,形态如矛。长11.5-23.0厘米,头节小梨形,有四个吸盘,也有顶突和小钩。颈节短。节片的宽度都比长度大,虫体中部的节片最宽。成节有3个椭圆形睾丸,位于节片中部,排成一列。卵巢分左右两瓣,呈菊花状,位于睾丸的一侧,生殖孔开口于另一侧。卵黄腺在卵巢下方,呈玫瑰花状。虫卵无色,有四层膜,最外层在虫卵排到外界后吸水涨大呈椭圆形。虫卵大小为82-83×100微米。普氏剑带绦虫形态与矛形剑带绦虫相似,较小3.5-17.0厘米,吻突发达,突出于虫体前端。成节中的卵巢不分成两瓣,位于反孔侧睾丸的腹面。卵黄腺呈块状。虫卵类圆形,15-20×22-27微米

详细内容

以上来源于: 百度百科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