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鲉(学名:Scorpaena plumieri)是鲉科、鲉属的一种鱼类。最大体长为45厘米,一般体长为18-36厘米。最大体重为1.55千克。普氏鲉是带刺且坚固的鲉鱼,背鳍有12个刺和9个半软鳍(最后一个分裂到基部,计为1个半),胸鳍有18-21个鳍条。毒腺与背鳍棘相连,以抵御捕食者的攻击。眶下嵴由眶下骨2和3形成,通常分别有一到两个脊椎。眼睛上方有肉质羽毛,称为卷毛,下巴和头部周围有皮瓣。胸鳍基部宽,呈扇形,背鳍连续,有深槽,尾鳍截形。口腔末端,上颌骨伸过眼睛。牙齿很小,在下颚、腭部和犁骨上呈窄带排列。普氏鲉的颜色是可变的,范围从较浅的背景上的褐色或黑色阴影到尾鳍前的区域突然变淡。头部有斑驳的深色斑纹,而腹面通常是橙色或红色。鳍在浅色背景上带有条带或深色斑点,通常带有绿色斑点。尾鳍的底部、中部和末端附近有深色的条纹。胸鳍内侧有大白点或黑斑。当其受到干扰时,胸鳍会延伸以显示明亮的白色斑点。 普氏鲉栖息于浅海珊瑚礁和岩石区,通常生活在5-55米的水深。它通常静止不动,伪装在底部基底上。主要以其他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用它的大嘴制造真空,迅速吸食和吞食猎物。分布于大西洋,在大西洋西部,从百慕大到马萨诸塞州,从墨西哥湾北部到巴西南部。在东大西洋的范围是阿森松岛和圣赫勒拿岛。 (概述图参考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