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是个多义词,它可以指十日谈(乔万尼·薄伽丘代表作), 十日谈(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执导影片), 十日谈(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1971年执导影片), 十日谈(塔维亚尼兄弟执导电影)。
“生命三部曲”——1971年的《十日谈》(The Decameron)、1972年的《坎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以及1973-1974年的《天方夜谭》(Arabian Nights)是对经典故事和寓言的一次成...
基于4230个网页-相关网页
薄伽丘最出色的作品是《十日谈》( il Decameron ),叙述1348年黑死病第二次大流行时,十名青年男女在乡村Fiesole山上的别墅避难,终日游玩歌唱,每人每天讲一则故事,十天讲了一...
基于146个网页-相关网页
...家带来了创作灵感;Richard Wagner 在这里创作了帕西法尔(Parsifal)歌剧的一部分,也同样唤起了Boccaccio十日谈(Decamerone)的创作灵感。
基于44个网页-相关网页
... 这书只是借了抄本来流传, 直到一四七一年才有第一次印本出版, 因此这书也是欧洲最早的印本书之一. 《十日谈》 (Decameron) 的巧妙的结构和它得名的由来, 是这样的: 一三四八年左右, 佛罗伦梭发生了一场流行的大瘟疫, 死亡枕藉, 人烟空寂, 幸存的都纷纷逃...
基于4个网页-相关网页
《十日谈》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卜加丘撰写的一部世界文学名著。
Decameron is a world - famous literary work in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period.
薄伽丘:《十日谈》,方平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Boccaccio, Giovanni. Decameron. Trans and Wang Keyi.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ress, 1988.
薄驾丘《十日谈》一开头对黑死病栩栩如生的描述,显示薄伽丘亲眼目睹过黑死病。
The graphic descriptions of the bubonic plague at the beginning of Boccaccio's Decameron show that Boccaccio was a first-hand witness of the plague.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