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清音 08年清音戏被省政府确认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渊源于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曲艺“清音”,解放后发展成舞台剧。唱腔为“四句腔”,吸收《夜落金钱》、《太平年》等小调。乐器除一般弦乐外,尚有古筝伴奏。传统剧目有《陈潘词》、《琵琶词》、《谋馆》、《赏雪》等二十多出。 据《利辛志苑》第六期2版介绍 清音起源于寺庙。僧人出家后朝夕青灯相伴,常以抓筝弹琴,自娱自乐。因所弹之曲清雅,所吟之调柔和,遂名“清音”。后传入民间,形成戏曲。清音唱腔优美,曲调清丽,听来婉转柔和,令人清心舒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