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现象原指相符行为的一种。群体成员受群体心理气氛的影响,企求与群体中多数人在态度和行为上相一致的现象。从众现象大都是在群体压力作用下产生的。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与其他成员一致时,就有一种安全感,否则,个体就感到一种心理紧张,促使他趋向一致。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不同,它是大多数人的意向使个体在心理上往往难以违抗。在社会舆论活动中,从众现象是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成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意见为准则,做出社会判断、改变态度的心理习惯。从众包括思想上从众和行为上从众两种情况。从众对规范的服从是盲目的,是为了避免感到压力和孤独,因此,从众行为常有明显的非个性化特点。最早发现从众现象的是M·谢利夫。产生从众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集团的吸引力、号召力在其成员中造成的心理压力,是使从众现象的心理机制,其社会原因存在于集团活动与成员之间的利害关系中。(二)个体对社会事件的经验程度和了解程度、对自己判断的自信程度、对自己成败的估计和确信程度,都影响个体的从众行为。与从众相似的是顺从,两者区别在于,前者受外力压力后自愿放弃原来的意见,后者在内心里仍然坚持个人意见,仅作表面的依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