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银行挤兑:run on a bank
挤兑原因
挤兑往往是伴随着普遍提取存款的现象发生的,并进一步形成金融风潮。在出现挤兑时,市场银根异常紧缩,借贷资本短缺,利息率不断上涨,迫使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或停业,从而更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信用危机,引起金融界的混乱。
对银行挤兑危机问题的研究可以采用现代经济学的一些主流方法,
例如博弈论。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论采用的是非价格制度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更接近现实,因此成为近年来许多经济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普遍运用的工具。从博弈论角度,对中国三类商业银行的挤兑危机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防范及化解银行挤兑危机的建议。
简单博弈
在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简单博弈中,银行是特指没有形成声誉也没有国家隐形担保的普通商业银行,如规模较小、实力有限的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的商业银行。按照银行资产质量的好坏及盈利能力的强弱,可将此类银行分为强势商业银行和弱势商业银行。强势商业银行指资产质量较好、盈利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如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在第一梯队的为数较少的几家;相反则为弱势商业银行。当社会上出现关于某家银行经营状况的不利消息时,从维护银行经营和存款人信心的角度考虑,一般情况下银行都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该不利消息,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以银行和存款人为博弈参与人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这个博弈中,虚拟参与人——自然选择银行的类型,即:强势商业银行或弱势商业银行。每一类型的银行都有两种策略: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银行挤兑的一般分析银行挤兑原因银行的经营是建立在客户对其信心的基础之上。客户对银行信心的建构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机构的这一制度安排。由长期发展沿革下来的现代银行业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等职能 ,银行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经济运行、居民日常生活都与银行经营活动息息相关。其次是由于银行的这一重要的特殊地位 ,银行业务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与银行打交道 (储蓄、信贷、汇划)已成为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