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工作,1930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8~1929年秋,在家乡任少先队长、儿童团长、共青团支部书记。
1930年至1931年任赣西南少先队中路部副指挥、指挥,在红三军教导队学习、任政治部宣传员,红三军特务团分队长、二连副政治委员。
1932年至1937年任中央军委第二科组长、报务主任,第二局三科科长、二局副局长,抗日军政大学二期二队、一队学员、党支部组织委员。
1937年至1941年任新四军司令部参谋处第三科科长、电台总队队长、三山办公室主任。
“皖南事变”突围后,任新四军后方政治部副主任。
1941年至1945年任中共中央华中局调研室主任。
1945年至1949年任中共中央华东局情报处处长、社会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1954年10月至1958年6月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委员(1955年1月起)。
1955年4月至1956年9月兼任中央财经干部学校校长。
1958年6月至1961年10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委第一书记。
1961年10月至1964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副书记。
1964年10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中国人民银行代行长(第三任1964年10月-1973年5月)、党组代书记。
1965年6月起任国务院财贸党委委员。1966年至1973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73年9月至1979年9月任河南省革委会副主任兼河南省政协副主席(1977年12月起)。
1979年9月至1981年1月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1975年9月至1977年10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
1977年10月至1978年10月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
1978年10月至1981年1月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二书记。
1981年1月至1985年6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其间:1981年10月至1984年6月兼任市委政法小组组长;
1981年4月至1988年4月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1993年任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胡立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7月3日19时36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2岁。
2006年7月10日,各界人士600余人昨天上午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前往上海龙华殡仪馆,为胡立教同志送别。
胡立教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王兆国、刘淇、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周永康、贺国强、曾培炎、王刚、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刘华清、尉健行、李岚清、薄一波、司马义·艾买提、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傅铁山、华建敏、陈至立、肖扬、贾春旺、王忠禹、刘延东、张思卿、罗豪才、郝建秀、徐匡迪和李德生、肖克、张劲夫、黄华、彭冲、廖汉生、王芳、谷牧、吕正操、郑天翔、刘复之、杨白冰、丁关根、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王汉斌、张震、倪志福、陈慕华、李锡铭、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布赫、曹志、韩杼滨、吴学谦、洪学智、任建新、孙孚凌、朱光亚、陈锦华、毛致用、经叔平、邓力群、张廷发、韩光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