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巴琴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构造

马林巴是一种非洲木琴。它的结构,特色与一般的欧洲 木琴有很大不同。它所采用的琴板红木的质地软,低音发音更热烈, 波长更长,音区更低,余音更和谐,每块琴板下面都有用各种果壳、葫芦或罐头盒、长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鸣体,这些共鸣体的大小,长短是与相应的琴板相适应的。在每个共鸣体上还开有1-2个小孔,孔上蒙以竹膜、鸡蛋膜、薄纸或动物的尿泡。演奏时声音由琴板传到共鸣体和孔上的薄漠上,听起来微微作响,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共鸣效果。 [4]  

乐器分类

马林巴的形制是多种多样的,在非洲有三种主要样式,一种把琴板放置在地坑或泥罐上,另一种把琴板排列在两根园木上,还有一种把琴板固定在框架上,下面悬挂共鸣葫芦,演奏方式有坐在地上或挂在身上之分,一般多采用由头上包有橡胶的棍子敲击。 [3]  

乐器保养

马林巴的保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存放位置要在比较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禁止长时间在太阳底下爆晒。在用褪方面一定要讲究,绝对禁止用木琴褪来演奏马林巴,特别是高音区那将是毁灭性的敲击。要 根据自己马林巴的型号,尽量选用稍微柔软包线的褪。在搬运时注意音板不要挤压,最好有单独的箱子,与其他部件分开。整体搬运和运输对马林巴框架的损坏比较大,一定要 拆卸装箱运输,在拆装过程中注 意每个部件的位置,一但错误会造成损坏。在打理音板表面灰尘时最好用干燥的软布或棉布打理,金属部分,不易生锈的可以用湿布打理。 [6]  

代表作品

安倍圭子的《樱花》《竹林》《儿歌》

社会影响

马林巴的制作被认为是乐器制造中最难的一项,它不仅要求制作者有良好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而且非常了解选材的知识。制作马林巴需要优质红木,在木材的选择上十分苛刻,全世界能够制作马林巴的树木很少,分布范围也很窄。马林巴的普及,便使马林巴的制作也成了一些国家的一种产业,并涌现出许多马林巴制作大师。在危地马拉有一个制作马林巴的家族,从1911年到1935年间共制作了大小马林巴338台,平均每年制作14~15台,并出口到美、德、法等国家。在当时,危地马拉制作的马林巴很有名望,为其它国家制作马林巴提供了样板。 [2]  
zhua曲子白渡白颗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