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资本增量预算制定基础
资本增量预算就是要根据资本增量经营的目标,结合企业资本存量状况,预测所需要的资本增量额度。合理的资本增量额度,是资本筹集和使用的依据和标准。因此,资本增量预算可规范企业资本增量经营行为,对保证资本增量经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资本增量预算的关键在于资本增量额度的确定,而资本增量额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增量资本的用途及其额度。从资本增量经营内涵与目标出发,资本增量预算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A.盘活资本存量所需要的资本增量
资本经营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使用全部资本,包括存量资本,实现资本的增值。第3章谈到资本存量经营的内容及方式方法,资本增量经营也是搞好资本存量经营的重要方式之一。资本增量经营与资本存量经营是紧密相关的,在一定情况和条件下,离开资本增量,盘活存量是十分困难的。同时,通过资本增量盘活资本存量的效果,比单纯资本扩张效果要好。据有关专家(潘岳,1997)计算增量投入与存量重组之间的相关比例平均不少于1:8,即每1元的增量资本可盘活8元的存量资本。但不同的产业、行业或地区可能有所区别。
B.实现规模经济所需要的资本增量
从上述资本增量经营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的研究可知,优化经济规模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要优化经济规模,在我国大型企业,特别是具有规模经济性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情况下,通过资本扩张实现规模经济是企业发展的理想选择。国际国内的资本扩张浪潮也充分说明了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性。扩大企业规模必然涉及对资本增量的需求。如何在企业现有规模基础上,确定最佳企业规模资本需要量,是进行资本增量预算的重要内容。
C.技术进步目标所需要的资本增量
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无论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还是技术引进,都需要资本。因此,进行资本增量预算,必须充分考虑技术进步的资本需要量。
D.资本增量的筹集渠道与方式
前三个方面主要从资本增量经营的用途方面考虑资本增量预算的影响因素。资本增量预算还涉及资本增量的来源问题,即在明确资本增量需要总量的基础上,对资本的来源渠道进行规划,在总量上、结构上、时间上保证资本增量的需要。
②资本增量预算内容与结构
明确资本增量预算的基础,为确定资本增量预算内容和结构指明了方向。
资本增量预算的项目反映了资本增量用途和来源,通常在预算中,资本增量使用与资本增量筹措金额应相等,即做到预算平衡。备注是对可能存在的差异及问题进行说明或注解。
资本增量预算的时期,可根据预算期长短及需要,分年度、季度或月度进行。预算时期的细化,有利于加强对资本经营的控制与管理。
③资本增量预算程序与方法
A.资本增量预算程序
进行资本增量预算应考虑资本增量特点有步骤地进行。
首先,应搞好资本存量预算,即明确企业在现在企业规模、技术和管理水平基础上企业的资本需要总量与结构。
其次,结合企业资本增量应用目标,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各项资本增量数额。
第三,根据资本增量需要量,选择资本融资方式与渠道,确定各种筹资方式的时间与金额。
最后,综合平衡预算。
B.资本增量预算方法
资本增量预算的技术方法有多种,如可采用预算的一般方法,包括增量预算法、弹性预算法、零基预算法等等。但在资本增量预算中,关键应结合预算内容特点进行。在资本增量预算中,关键是搞好资本使用预算,准确测算资本增量需要量。
a. 资本存量盘活所需资本增量预算。资本存量盘活所需要的增量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于支付资产重组成本所需要的费用,其中主要是用于剥离重组中的债务、富余人员及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企业办社会与退休金);二是用于带动存量的必要投入,主要指用于产品开发与技术提高等方面的投入。如有人(潘岳,1997)对我国国有企业资本重组资产重组中所需要增量数额进行测算得出:用于支付资产重组成本的费用。支付剥离债务的费用为6000亿左右;支付剥离富余人员的费用为3000亿左右;剥离社会职能的费用3000亿左右,共1.2万亿元左右。用于带动存量的必要投入。现有国有经济法人财产约为11万亿左右,带动存量的必要投入最少需要2万亿元素左右。当然这2万亿元并不都需要由国有资本所有者投入,国有经济应该支付的投入约为4000个亿左右。
b. 扩大规模所需资本增量预算。这项内容的预算应结合企业现有规模和目标或最佳企业规模的确定,测算增量资本需要量。企业规模扩大所需资本增量预算,具体应根据企业规模扩大的方式进行,如有的可通过实现最佳生产批量所需要的资本来测算;有的通过新的生产线所需要资本投入测算;有的通过购建分厂所需要的资本来测算;还有的可通过组建集团所需要的资本来测算,等等。测算时可分别按项目单独立项,也可进行总体测算。
c. 技术进步所需资本增量预算。这项资本增量测算,可根据技术进步的方式进行,即按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所需要的资本增量测算。将各技术进步项目的资本需要量合计得出企业技术进步所需要的资本增量。
应当指出,实践中这三种情况的资本增量往往是同时存在,并相互融合。例如,盘活存量与增加规模融合在一起;增加规模与技术进步也融合在一起。在进行资本增量预算时,首先应尽可能从理论界定出发,划分不同资本增量;对融合在一起难以划分的以资本增量主要使用目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