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针茅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秆高50~80(90)厘米。叶片纵卷成细线形,茎生叶片长20~30厘米。圆锥花序基部常包于鞘内,长20~50厘米,颖几等长,长25~30毫米,顶端呈丝状,外稃长1.2~14毫米,与芒的关节处生一圈短毛,背部贴生纵行短毛,基盘尖锐,长4毫米,芒两回膝曲,无毛,长达18毫米。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生于山坡和草地。抽穗前作牧草。大针茅S.Grantdis P.Smirn.近似本种,但颖长30~40毫米,外稃长15~17毫米;芒长28毫米。生于干燥草原和山坡。 狼针茅是一种多年生密丛禾草。通常5—6月开始萌动,7月下旬至8月初旬抽穗开花,8月下旬果实成热,9月初旬落果,以后逐渐干枯。具有须根系,根量大部分集中于20厘米以上的土层中。叶层高35—45厘米,丛幅直径30—50厘米,在植丛基部常被有多年宿存的枯枝叶,和当年枝叶一起形成紧密的草丛,可保护新芽安全越冬。狼针茅更新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种子繁殖,二是营养繁殖,即以分蘖方式向四周分出新枝,新枝与母株疏离后则形成新的植株,这两种更新方式都普遍存在。狼针茅属于草甸草原的;—种中旱生禾草。性耐寒及干旱。一般见于排水良好的地带性生境,不耐盐碱,从不见于盐渍化土壤上。除做为建群种形成狼针茅草原外,也常进入线叶菊草原或羊革草原等其它草地类型中,成为亚优势种。此外,狼针可进入由地森林带,成为林缘草地的常见优势种或伴生种。在于草原地区仅散见于山地阴坡。

饲用价值

狼针茅为草原区良好的牧草。一般牛、马、羊均喜食,但羊比牛、马喜食程度较差,四季中以春季适口性最好,夏季和秋季乐食,颖果脱落后适口性又有所提高,冬季残留较好,为草原区家畜的基本饲草。狼针茅的颖果成熟时具硬尖和长芒,常常刺伤羊的口腔和皮肤,或混入羊毛,影响皮毛质量,因此,当狼针茅果熟期,应另选草场放牧,以避开危害。本种对于牛、马等大家畜尚无损害。根据狼针茅的营养成分可列为良好牧草。在抽穗以前,含有较多的粗蛋质,但在结实以后,则急剧下降。粗纤维的含量偏高,结实以后显著升高,因而质地更显得粗老,其化学成分如表58—3。主要为放牧型牧草,产草量较高(每亩产鲜草135—200公斤),草群的适口性良好,是牛和马的优良放牧场,有些地段刈割干草。此外,它的茎叶还可做绳、扫及苫房用。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