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失误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言语失误的类型

停顿(Pause)

停顿包括无声停顿和有声停顿两种。无声停顿指沉默无语;有声停顿指词与词之间的“嗯”,“啊”,“那个”等。

重复(Repeat)

重复指对词的重复,例如“这双运动鞋/皮鞋也太贵了!”

改正(Correction)

改正指出来对个别词的改正,还会加上标记语,例如“他是个,不是,我是说,他不是已经结婚了么?”

感叹词(Interjection)

感叹词和改正类似,但是加入的是感叹词,例如“你是,我的天,你就是Mike!”

口吃(Stutter)

口吃指断断续续地说话,例如“我的, 阵,阵脚全,乱,乱了都!”

失言(Slip of Tongue)

失言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提前(Anticipation),将后面的音段提前到前面,例如将“高尔基的诗”说成“高尔 的诗”。
(2)延缓(Perseveration),将前面的音段延续到后面,例如将“红凤凰”说成“红凤 ”。
(3)倒置(Exchange),将两个语言单位互换位置,例如将“化肥会挥发 (Hui Fa)”说成“化肥会 Fui Ha”。
(4)转移(Shift),将一个音段从它合适的地方消失,而在别的地方出现,例如“这不就 (是)他家 那老二么?”
(5)增加(Addition),添加某些语料,例如将“美丽的凤凰山”说成“ 美丽的凤凰山”。
(6)减少(Deletion),省略某些语料,例如将“著名 花腔女高音”说成“著名女高音”。
(7)混合(Blend),将两个词混合成为一个词,例如将“不要”说成“表”。
(8)代替(Substitution),用一个部分代替另一部分,例如将“我爱吃西红柿”说成“我爱吃番茄”。
(9)词汇错位(Word-exchange error),将两个词错换位置,例如将“把书从箱子里拿出来”说成“把箱子从书里拿出来”。

言语失误的成因

文化因素

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人们认知客观事物的经验不同,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人脑里中的图像便会产生差异,从而影响了语言的生成与理解。中国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对相似的外语文化中的图式的认知造成偏差。这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干扰现象因此,当学习英语的汉语学生在表达类此的词语时,会因为无法找到相同意象的词语而造成言语停顿,或者他们察觉到表达了一个与英语并不对称的词语时,造成言语重复和改正。

心理因素

当一个人心情激动时,语言的表达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就会出现重复罗或其他的言语失误。而中国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由于担心表达失误会失面子,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紧张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学生的口语表达,从而产生言语失误。

母语因素

由于心理、情绪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其母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仍然不可避免地在无意识的情况之下影响说话者的表达。也就是说,当一个中国学生想要表达一个与汉语表达方式相对应的英语句型时,他的个体思维就会受到母语表达方式的制约,从而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母语学习时所获得的语言经验来指导自己的英语表达。

解决措施

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阅读一些时代感强而且较为流行的反映英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艺术、风土人情等内容的资料,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以减少文化背景的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给予学生相对宽容的语言表达环境

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外语口语练习的环境。作为英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她们感兴趣的话题。在初期学习中,如果遇到表达障碍,可以穿插使用母语补充表达。
其次,教师对学生口语表达中出现的失误要适时地纠正。最佳的纠正时机是在学生完整地表达了自己思想之后,教师可以在点评的过程中,有意且自然地将正确的用法表达出来,并用语调加以强调,并用眼神给予学生提示。

帮助学生树立并使用英语思维模式

由于母语表达经验的影响,二语学习者在学习中会不自觉地用母语表达方式套用外语。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学生增加大量的、高质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这样学生才能逐步树立英语的思维模式,并在英语表达时首先激活英语思维模式,从而降低言语失误的概率。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