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之战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襄阳之战(明末杨嗣昌和张献忠的作战)

襄阳之战(明末杨嗣昌和张献忠的作战)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在明末农民起义中,张献忠率起义军智取军事重镇襄阳的奔袭战。十三年八月,明督师杨嗣昌率军10万人入川,企图一举围歼张献忠、罗汝才部。张献忠以走致敌,由绵州(今绵阳)挥师南进,十二月克泸州。后绕巴州(今巴中)、达州(今达县)东下,沿途焚毁驿道,切断官军联络。十四年初,于开县大败明总兵猛如虎部,继而出川入兴山、房县(今皆属湖北),调动敌人。张献忠获悉杨嗣昌大营所在地襄阳城防空虚后,遂留罗汝才部牵制郧阳巡抚袁继咸部,自率精骑2000人,一昼夜疾驰300里,进抵襄阳城郊。二月初四,农民起义军28骑乔装官军,持截获的杨嗣昌军符令箭入城,当晚于城内纵火。张献忠乘势破城,杀襄王朱翊铭,尽获城中兵器、饷银。杨嗣昌闻变自杀。   点评:此战,张献忠准确地掌握战机,迅速地机动兵力,巧妙地运用智战,里应外合,出奇制胜。

襄阳之战(宋元之间的战役)

襄阳之战(宋元之间的战役)襄阳之战(宋元之间的战役)
襄阳之战(宋元之间的战役)
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统一中国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樊失陷而告结束。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