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核侧耳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8-20cm,漏斗状到杯状,中部明显下凹,初期肉质,表面光滑,中部有小的平伏状鳞片,灰白色至红褐色。边缘无条纹,薄,初期内卷,后伸展有时有沟条纹。菌褶延生,不等长,薄而窄,浅污黄至淡黄色。菌柄长3.5-13cm,粗0.7-2(3.5)cm,常中生,圆柱形,同盖色且有小鳞片或有绒毛,内部实心,基部膨大,生于菌核上。菌核卵圆、椭圆或块状,直径10-25cm,表面光滑,暗色,内部实而近白色。孢子印白色。孢子长椭圆形到近柱形,无色,光滑,壁薄,含少量颗粒,7.5-10μm×2.5-4μm。担子有4小梗,棒状。菌丝具锁状联合。无囊体。  生态习性 生于菌核上。

分布地区

云南、海南等。

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等记载虎奶菇子实体及菌核具有治疗胃病、哮喘、高血压等疾病的药效;最新研究表明其含虎奶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抑制多种肿瘤生长等多种功效。

医用功能

有治疗胃痛、便秘、发烧、感冒、水肿、胸痛、神经系统疾病等的药效,并能促进胎儿发育,提高早产儿成活率。也有报道,虎奶菇菌核能入药,外敷有治疗妇女乳腺炎之效,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食品和药品资源。

生物学特性

虎奶菇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伞菌,是一种能产生大型菌核的担子菌。在分类上和中药茯苓完全不同,茯苓属多孔菌科,主要侵染松柏类的针叶树种,而虎奶菇则属侧耳科,主要侵染各种阔叶树种。虎奶菇侵染木材或树桩后,引起木材的白色腐朽,并在地下形成直径1 O一30厘米左右的菌核。菌核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连续一个接一个的产生子实体。子实体产期的长短,取决于菌核的大小。从原基出现到于实体成熟大约需要7天。如果天气较冷,菌核发生子实体的时间就很长。
根据我国抚州临川金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研究得知,虎奶菇菌丝生长的最低生长温度是1 5℃左右,适生温度3 5℃,最高生长温度40℃。1 O℃以下菌丝不生长,l 5℃菌丝稍生长,30℃菌丝生长相当好,3 5℃菌丝生长最好,40℃以上菌丝不能生长。
虎奶菇是一种典型的木腐菌,能利用多种阔叶树(如柳叶桉、枫树、拟赤杨)的木材和各种农作物的秸秆,以及其他碳水化合物,虎奶菇的菌丝在含果糖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其次为甘露糖,再次为葡萄糖最次为木糖。寡糖中只能利用纤维二糖和麦芽糖。但利用纤维二糖比利用麦芽糖好,在多糖中可以利用糊精和淀粉。但在含糊精的培养基比在含淀粉的培养基上生长更快、更好。虎奶菇菌丝不能利用山梨糖、半乳糖、鼠李糖。在阿拉伯糖的培养
基上虎奶菇的菌丝生长微弱,在含三种糖醇培养基中、虎奶菇菌丝利用甘露醇最好,其次为山梨醇,但不能利用阿拉伯糖醇。
虎奶菇菌丝在含水量60%一70%木材或木屑培养基上生长旺盛。
虎奶菇子实体发生需明亮光线,菌核在黑暗和明亮之处均可形成。
虎奶菇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6.5。

栽培技术

虎奶菇的子实体虽然可食。但质地韧,而味不鲜,主要利用部分是其菌核。因此,虎奶菇主要采用袋式栽培,也可以进行段木窖式(埋木)栽培。
2.1栽培材料
2.1.1主要栽培材料凡含木质素一纤维质的植物性材料都可以使用。例如阔叶树的木屑、碎片、蔗渣、棉籽壳等。在国外,还用木薯秆、油棕(果)渣。椰子壳纤维、可可渣、芋头渣等进行栽培试验。
2.1.2辅助栽培材料麸皮、米糠是虎奶菇较适合而廉价的氮源。此外,还有糖及碳酸钙。
2.2栽培季节 虎奶菇一年四季都可以栽培。但以夏秋高温季节最适合菌丝的生长和菌核的形成。在这种季节栽培,既可以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又可以缩短栽培周期。在北方或低温季节,只要适当加温,同样可以进行栽培。
2.3栽培场所 任何清洁、干燥、通风,有一定容积(可以排放栽培袋的房间、空房、仓库都可以作为虎奶菇的栽培场所。
2.4栽培方法 虎奶菇的栽培方法和金针菇、平菇的栽培方法大体相似,只是后期不必开袋而已。
2.4.1栽培袋的制作方法 把主辅原材料按如下配方:木屑78%、麸皮20%、白糖l%、碳酸钙1%或木屑39%、棉籽壳39%、麸皮20%、白糖l%,碳酸钙1%加水(料水比,1:1—1.4)拌匀,装入1 7×35—3 8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中,套上塑料颈圈,塞上棉花塞,然后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栽培袋灭菌后,冷却备用。继之,在无菌箱或无菌室中,逐袋接入虎奶菇原种(每袋接一匙“木屑种”或“麦粒种”。
2.4.2栽培管理 接种之后,把所有的栽培袋排放在栽培室的架子上。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5—35℃之间,室内低于1 5℃,适当加温;高于3 5℃可通风散热。
接种后应逐袋检查,若发现杂菌污染(木霉、红色链孢霉等)的栽培袋应立刻捡出、销毁。
1个月后菌丝长满,并开始出现菌索和菌核小结块,其后菌核慢慢增大。当菌核达到_定体积,有可能把塑料袋胀破时,必须把棉花塞拔开,把塑料颈圈往上移(提),再塞回棉花塞,使菌核有继续长大的空间。经过150天以上静置培养,菌核不再长大,木屑培养基变白、变软、变轻时,菌核就可以采收。
2.4.3采收 每袋可以采收鲜菌核1 20一240克(视所装培养料的多少而异,生物转化率大约是3 O%一40%。
2.5段木窖式栽培
2.5.1 木料准备 把阔叶树如拟赤杨、枫树、按树、杨树的树干或粗大枝条,锯成3 O一45厘米的段木。直径超过1 5厘米以.上的段木可以用斧头劈开,然后晒干或风干备用。
2.5.2栽培场地 在向阳的缓坡地或排水良好的果园中,挖浅坑(坑深1 5—20厘米)为宜。坑太深,易积水,影响通气,菌核形成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宜。
2.5.3接种方法 把三根段木,以品字形排入浅坑中,段木中夹入半袋约500克木屑菌种,然后覆上泥土。以同样的方法,接完所备的木料。,
2.5.4栽培管理 及时培土,防止木料外露。特别干旱时,应引山泉喷浇或灌水,保持栽培场所土壤湿润,定期拔锄栽培场中的杂草。经过5个月以上,可以在每窖段木周围检查是否已形成菌核。

食用方法

把菌核切片烘干,用粉碎机或磨粉机打成细粉(过120目筛眼)。用虎奶菇菌核细粉与米粉、面粉、糖等制作糕点;可与燕麦粉、藕粉、牛奶、糖制成饮品,可与鱼、肉等制成各种羹、菜等。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