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奶菇的子实体虽然可食。但质地韧,而味不鲜,主要利用部分是其菌核。因此,虎奶菇主要采用袋式栽培,也可以进行段木窖式(埋木)栽培。
2.1栽培材料
2.1.1主要栽培材料凡含木质素一纤维质的植物性材料都可以使用。例如阔叶树的木屑、碎片、蔗渣、棉籽壳等。在国外,还用木薯秆、油棕(果)渣。椰子壳纤维、可可渣、芋头渣等进行栽培试验。
2.1.2辅助栽培材料麸皮、米糠是虎奶菇较适合而廉价的氮源。此外,还有糖及碳酸钙。
2.2栽培季节 虎奶菇一年四季都可以栽培。但以夏秋高温季节最适合菌丝的生长和菌核的形成。在这种季节栽培,既可以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又可以缩短栽培周期。在北方或低温季节,只要适当加温,同样可以进行栽培。
2.3栽培场所 任何清洁、干燥、通风,有一定容积(可以排放栽培袋的房间、空房、仓库都可以作为虎奶菇的栽培场所。
2.4栽培方法 虎奶菇的栽培方法和金针菇、平菇的栽培方法大体相似,只是后期不必开袋而已。
2.4.1栽培袋的制作方法 把主辅原材料按如下配方:木屑78%、麸皮20%、白糖l%、碳酸钙1%或木屑39%、棉籽壳39%、麸皮20%、白糖l%,碳酸钙1%加水(料水比,1:1—1.4)拌匀,装入1 7×35—3 8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中,套上塑料颈圈,塞上棉花塞,然后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栽培袋灭菌后,冷却备用。继之,在无菌箱或无菌室中,逐袋接入虎奶菇原种(每袋接一匙“木屑种”或“麦粒种”。
2.4.2栽培管理 接种之后,把所有的栽培袋排放在栽培室的架子上。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5—35℃之间,室内低于1 5℃,适当加温;高于3 5℃可通风散热。
接种后应逐袋检查,若发现杂菌污染(木霉、红色链孢霉等)的栽培袋应立刻捡出、销毁。
1个月后菌丝长满,并开始出现菌索和菌核小结块,其后菌核慢慢增大。当菌核达到_定体积,有可能把塑料袋胀破时,必须把棉花塞拔开,把塑料颈圈往上移(提),再塞回棉花塞,使菌核有继续长大的空间。经过150天以上静置培养,菌核不再长大,木屑培养基变白、变软、变轻时,菌核就可以采收。
2.4.3采收 每袋可以采收鲜菌核1 20一240克(视所装培养料的多少而异,生物转化率大约是3 O%一40%。
2.5段木窖式栽培
2.5.1 木料准备 把阔叶树如拟赤杨、枫树、按树、杨树的树干或粗大枝条,锯成3 O一45厘米的段木。直径超过1 5厘米以.上的段木可以用斧头劈开,然后晒干或风干备用。
2.5.2栽培场地 在向阳的缓坡地或排水良好的果园中,挖浅坑(坑深1 5—20厘米)为宜。坑太深,易积水,影响通气,菌核形成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宜。
2.5.3接种方法 把三根段木,以品字形排入浅坑中,段木中夹入半袋约500克木屑菌种,然后覆上泥土。以同样的方法,接完所备的木料。,
2.5.4栽培管理 及时培土,防止木料外露。特别干旱时,应引山泉喷浇或灌水,保持栽培场所土壤湿润,定期拔锄栽培场中的杂草。经过5个月以上,可以在每窖段木周围检查是否已形成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