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原矛头蝮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外形特征

;第4枚最大;第5~8枚均较低。下唇鳞左13右12枚,第1对较宽
缅北原矛头蝮

缅北原矛头蝮

而长,在颏鳞之后相接;前2对下唇鳞接第1对颔片,其后有两对较短而窄的颔片;再后还有3对小鳞相对排列,其后到第1腹鳞之间有5枚逐渐横向增宽的鳞片,它们及前述颔片与两侧下唇鳞之间相隔2~7列小鳞。背鳞25—25—18行,中段D1平滑,D2~5弱棱,其余棱强;腹鳞212;肛鳞完整;尾下鳞82/82+1。通身暗绿色,正背有一列暗褐色粗大逗点状斑,两侧还各有一行较小点斑;腹面有灰、白间杂的斑块头背色黑,有略呈“人”字形浅色细线纹。

生活习性

蛇的栖息环境因生活习性不同而有差异。蛇是一种变温动物。体温高时,代谢率高,活动频繁;体温低时,代谢率低,活动减弱。炎夏的酷暑,它们喜欢在树荫、草丛、溪旁等阴凉场所生活栖息。从秋季到冬季,逐渐进入到"冬眠"期。一般的毒蛇从11月下旬就已经开始不吃不喝,不蜕皮,相继入洞冬眠了,这时它们往往是几十条甚至成百条群集在位于高燥处的洞穴里或树洞里蛰伏过冬。待到翌年春暖花开,才从蛰伏状态中苏醒过来。从人洞到冬眠期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主要依赖以脂肪形式贮藏在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缓慢的补充来维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营养料。

标本

国内标本:缅北原矛头蝮雌性1条,卵8枚,2004年8月1日.采于经西藏汗密到墨脱县城途中的阿尼桥附近山谷河流旁的空旷草地蟠踞在巨石下方。标本保存在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标本馆。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