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题名记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焦山题名记
作品年代:清代
作者:王士禛
文学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1],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2];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3],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4],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5],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6];《瘗鹤铭》在雷轰石下[7],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天幸也。

作品注释

[1]吸江亭:亭在焦山上。
[2]米家父子:指宋代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
[3]太虚:指天空。
[4]梵声:诵经声。松杪(miǎo):松树梢
[5]海门:焦山东北有两石对峙,称为海门
[6]演漾:荡漾。
[7]《瘗(yì)鹤铭》: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在焦山崖石上。其字后人考订为南朝梁陶弘景书。
[8]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作品赏析

该文选自《渔洋文略》卷四。焦山,在江苏省镇江市东长江中,与金山相对峙。据作者的《居易录》载,顺治庚子,即公元1660年(顺治十七年),王士祯与京口别驾程昆仑同游金、焦、北固诸名胜,该文便作于此时。它记载了游览焦山的四件畅快之事。作者以诗人的妙笔,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焦山一带的美景,有诗意之美,有画幅之趣。

作者简介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死后因避清世宗胤禛讳,被改作士正,后又改为士祯。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进士,授扬州推官。公元1664年(康熙三年),擢为礼部主事,累官至刑部尚书。公元1711年(康熙五十年)逝于故里。谥文简。王士禛论诗主“神韵”,在当时声望很高,为诗坛领袖数十年。亦能词,以小令为佳。其文亦简洁明畅,尤以写景之文,充满诗情画意,和诗一样清丽。其诗文合刻为《带经堂集》,包括了《渔洋诗集》三十八卷,《渔洋文略》十四卷,《蚕尾集》十四卷等。又曾自选其诗为《渔洋山人精华录》。另有笔记《居易录》、《池北偶谈》等多种。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