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糕因松软细腻、不粘口、不积食而老少皆宜。民国初期,漾糕从海门传入杜桥镇。先由临海市水洋村民周道龙从海门批发到北岸杜桥一带销售,后自己学起制作,经过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流程,制成的漾糕别具特色。每扇糕需2.5升米(寄生米或杂交稻米),红砂糖足斤,从不用化学辅料色素或糖精。先将浸泡的米用手推磨成米水生浆。然后将发酵糕母与红糖泡热搅拌再与米浆渗掺搅拌,待二三小时后自然发酵起泡,经再次搅拌又发酵,一直搅拌三次,见米浆从上到下来回倒灌均匀流畅、粘糊为止。漾糕关键在发酵过程中,掌握适宜,不能过发也不能欠发。米浆倒入竹笼蒸制时,上火不能过猛,须先缓后急。蒸熟出笼,翻倒在糕板上,待凉。漾糕好,气孔细,像海绵,手指一压,马上反弹复原。一切不沾刀,用手抖动而不断。但其他人制作的漾糕远不及他的好吃,吃起来硬口粗糙,气孔粗,软度无,易损断,无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