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陵
在辽宁新宾县, 原称兴京陵。顺治十六年(1659)改称永陵。它在三陵中规模最小,建筑规划简单,为数祖合祭的陵寝陵园平面呈南北稍长的凸字形,由红墙围成三进院落。前院内并列着肇祖、兴祖、景祖、显祖四座碑亭。中院内中央是面阔五间的正殿启运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和焚帛炉。主要建筑皆为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殿后,即凸出的高台上环列五个墓宝顶,葬清帝肇祖孟特穆、兴祖福满、景祖觉昌安、显祖塔克世和其他皇室祖先。
福陵
在沈阳东郊,俗称东陵,是明末称帝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建于天聪三年(1629),占地19万平方米。大红门前东西设石碑坊、下马碑、华表和石狮子。门内神道两侧有望柱和五对石象生。随地势升高,在山腰平台上布置重檐歇山顶的神功圣德碑楼,后面为一矩形城台,城上雉堞周环。城南门为隆恩门,城楼三层,城墙北面为方城明楼,城四角建有十字脊顶的角楼,与隆恩门、明楼相互呼应。城北接宝城,宝城之下为地宫,外观和雕饰显然不同于明清官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