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的辨析
自《三百篇》启双 声之秘,而司马相如、扬子云益畅其旨。于是孙叔然(炎)制为反切(反,府远切;切,千结切),双声叠韵之理遂大显于斯世。(钱大昕《音韵答问》见《潜研堂文集》卷十五)
四声的区分
1、《文镜秘府论》:宫商为平声,徵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
2、封演《闻见记》:魏时有李登,撰《声类》十卷,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
3、《南史·周顒传》:(周顒)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
4、封演《闻见记》:永明中,沈约文词精拔,盛解音律,遂撰《四声谱》。
原因:永明时竟陵王萧子良聚集了很多僧人造经呗新声,四声与佛经转读有关。(陈寅恪《四声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