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虎象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成虫

梨虎象幼虫图

梨虎象幼虫图

体长7.7~9.5 mm,宽4.2~4.6 mm,体背红紫色发金属光泽,略带绿或蓝色反光,腹面深紫铜色;头部向前延伸成似象鼻状的头管,雌虫头管直,触角着生于头管中部;雄虫头管尖端向下弯曲,触角着生于头管端部1/3处。头管中央有纵脊延伸至复眼前,前胸背面具明显凹陷,呈“小”字形,雄虫前足两侧有1对瘤状突起。头部背面、前胸均密布刻点,鞘翅上刻点粗大,略呈9纵行。

长约1.5 mm,椭圆形,表面光滑,初产乳白色,后渐变乳黄色。

幼虫

老熟体长约12 mm左右,体乳白色;头小,大部缩入前胸;体l 2节,表面多横皱,每体节中部具一横沟,将各节背面分成前后两部分,无胸足。腹部每节后半部生不整齐横毛。

裸蛹,乳白色,后渐变黄褐色,体长约9 mm。

生活习性

成虫咬食嫩芽,啃食果皮果肉,幼虫蛀入果实内食害,使果实皱缩。

种群分布

黑龙江、河北、陕西、浙江、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

发生

1年发生1代。成虫出土后产卵于果内。幼虫蛀果,被害幼果从树上落掉。老熟幼虫拖果入土,造成圆形土室化蛹,蛹羽化后以成虫在土内越冬。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

利用梨虎象成虫的假死性,在成虫盛发期于清晨或傍晚摇树振落捕杀。并在树上摘除被害花和虫果,地下拣拾落地花、果,集中处理。

药剂防治

在成虫发生初期,特别是雨后在树冠下喷洒50%辛硫磷300~400倍液或25%对硫磷微胶囊剂200~300倍液处理地面。树上防治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