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áo jiǎo lèi
英文名称:Copepods
桡脚类简介
特征:
桡脚类一般长1-2毫米,大的可达10毫米。体形像泪珠,有大的触角。 虽然它们像其他甲壳类般有装甲一般的外骨骼 ,不过由于身体太细小,故差不多是完全透明的。桡脚类只有一只眼睛 ,大多呈鲜红色,位于头部的中央。一些生活在极地的桡脚类可以长达1厘米。 大部份体型较小的桡脚类会直接吃浮游植物 ,少数体型较大的物种掠食其他较小的同类。草食性的桡脚类,尤其是生活在冰冷海洋的种群,会将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以油滴的形式储存起来,这些油滴有时占了它们身体总重量的一半。
很多桡脚类的神经元有髓磷脂包围,这在无脊椎动物中是很稀有的。这些髓磷脂很有组织,与脊椎动物类似。
一些桡脚类很擅长逃避敌人,可以瞬间极速逃亡几毫米的距离。
生态:
浮游的桡脚类对全球生态及碳循环有着重要作用。 它们是浮游动物中的主要成员,且是小鱼类 、 鲸鱼 、 海鸟及磷虾等其他甲壳类的主要食物。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们与南极磷虾一样,是地球上生物质量最大的类群。由于它们的体型细小、生长率相对较快、平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桡脚类对全球海洋的次级生产及碳循环的贡献比磷虾或其他的生物群更多。现代研究认为,海洋表面是世界最大的碳储藏地,每年吸纳了约20亿吨的碳,占人类碳排放的三分之一,并对其起到明显的降低作用。很多浮游桡脚类会在夜间到海面觅食,日间回到海底以避开掠食者 。 它们脱落的外骨骼 、 粪便及呼吸作用可以将碳带到深海。
一些桡脚类是寄生的,并拥有高度特化的身体。 它们会附在鱼类 、 鲨鱼 、水中哺乳动物及贝类 、 被囊类或珊瑚等多种无脊椎动物之上。它们有些营体外寄生,有些则营体内寄生。
疾病传播及控制 :
桡脚类有时会在供水系统中出现,尤其是没有过滤的供水。 在已处理的供水系统中并不怎么有问题,但在如秘鲁及孟加拉等热带国家,就发现桡脚类与通过未经处理的供水传播的霍乱有关,而霍乱菌正是附在浮游生物的表面。
在越南已经成功以桡脚类来控制致病蚊虫 ,如传播登革热的埃及斑蚊 。 将桡脚类(如剑水蚤 )加入容器中,它们可以生活数个月,攻击、杀死及掠食孑孓。这类生物控制方法须与清理及回收垃圾等配合,以消除蚊子滋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