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光谱望远镜阵列,简称“核星”(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
cope Array,NuSTAR),是一个沃尔特型X射线太空望远镜。观测的波段是来自天体的5到80keV之间的高能X射线,尤其是核光谱。主要用于观测黑洞等宇宙天体。
“核星”造价约1.7亿美元,是美国低成本小型探测器项目的一部分,是 NASA 小探测工程计划中的第十一颗卫星(SMEX-11),并且它是能量超过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XMM-牛顿卫星所观测波段中第一颗直接摄影的太空X射线望远镜。
核光谱望远镜阵列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深度探索质量超过太阳十亿倍的黑洞,并了解粒子在活动星系核如何被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几,以及研究超新星残骸以了解重元素如何在超新星中形成。
除黑洞外,“核星”也能够观测中子星、日冕等其他X射线源。“核星”首席科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菲奥娜·哈里森说,“核星”是第一颗专注于高能X射线的望远镜,其影像清晰度比观测同光谱区的其他任何望远镜都要高至少10倍,敏感度则提高至少100倍。
NuSTAR的计划主持人是加州理工学院的菲奥娜·哈里逊(Fiona Harrison)。其他参与单位有喷气推进实验室、柏克莱加州大学、丹麦技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史丹佛大学、圣塔克鲁兹加利福尼亚大学、索诺马州立大学、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和意大利航天局。卫星本体和仪器制造商则是轨道科学公司和ATK太空系统-高勒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