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刀以长度和用途来分,可分七种:太刀、打刀、胁差、忍者刀、短刀、大太刀、小太刀。而杖刀可谓是个中另类,有着迥异于一般日本武士刀的特点:
1、直身
日本刀在对决作战时,必得用双手握刀以砍、劈的方式御敌,所以最典型的现代武士刀——打刀,其形态特点就是刀身修长,尖头锋利,刀身整体略有弯度。而“杖刀”为了配合外部伪装的需要,基本上锻造成直身。
2、没有镡
“
镡”(或称锷,即现代所通称的护手或剑格)是日本刀的主要配件,除保护手掌外也是拔刀时必用的部位,“忍者刀”尤为注重“镡”的保护效果,其材质坚硬面积宽大,而“杖刀”为了隐蔽,自然会摒弃如此明显的特征。
3、没有血槽
武士刀的血槽是用刨刀刨出来的,其作用并不是为了放血畅通,而是平衡刀的重心。通常又厚又长的实战刀大多开血槽,以求重心平稳及加强使刀的速度。而杖刀狭而薄,与“忍者刀”一样都不需要血槽。
4、使用反手刀
“正手刀法”才是日本剑道的王道。它被当作一种武士精神的象征,一般的正统武士和浪人是不屑于用“反手刀法”的。然而当使用杖刀时,由于剑身狭薄、不利于砍杀,因而使用反手刀以获得更高的速度就理所当然了。正由于惯用“反手刀法”(甚至都省去了拔刀、摆架势的时间),座头市成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快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