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像医生一样治病
医生处理不了的伤口,她治好了:李静如是伤口造口门诊的坐诊护士,2008年,她通过培训获得国际专业造口治疗师证书,像这样拿到证书的造口治疗师,全国也不过200多人。李静如开诊第一天,来了一位她的老病人,这是一位70多岁的直肠癌患者,两年前,老人因患直肠癌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后发现癌细胞扩散,又做了放、化疗,结果出现高位肛瘘,“脏东西大量渗漏,导致周围组织坏死,伤口足足有碗口大”,当时,病人躺在床上都已经无法动弹,在一些医院,被直接判了死刑,后转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外科医生推荐了李静如,李静如接手这个伤口后,通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护理,奇迹发生了,老人的伤口竟然基本愈合,并能下床走路,这让老人及其家人觉得不可思议。
和医生一样收诊疗费,但没处方权
护士门诊带有心理医疗的特征
既然是护士门诊,要不要挂号费?“要的,4.5元,和普通医生的门诊挂号诊疗费一样”,李静如说,对伤口情况的判断,其实就是一种诊疗,但护士门诊不牵涉开药,“因为护士没有
处方权”,不过换药需要用到的敷料,则不包括在内。
健康宣教
除了提供专业、方便的服务外,业内人士说,护士门诊还有一个主要的功能是进行健康宣教。拿造口病人来说,他们当初接受“造口”,是万般无奈之下为保存生命而选择的治疗手段,即利用
外科手术方式在腹壁上人为地开个口子。用于排泄。尽管造口能有效保存患者生命,但往往又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不便、心理上的困扰。据统计,由于患者缺乏专业护理知识,造口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以上,而有相当一部分的造口患者与世隔绝,不敢重新面对生活。专业的造口师,除了指导他们处理好造口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项任务便是给予其积极的心理指导。
造口伤口门诊之外,第一医院还开设了一个PICC门诊,这个门诊主要是为长期输液病人或正在接受癌症化疗的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后进行局部穿刺点的维护,“此类病人,一般每周要进行一次维护,有专业的门诊,对他们来说会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