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关键要素为:
物质基础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从这一视角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总量的持续发展,乃是诚信建设的根本性前提。
政策保障
平等公正地调整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是诚信的基本功能;而这一功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则有赖于相关政策的保障。首先,在对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调整中,政策应体现平等公正的道义精神。要在保证效率优先的同时,运用多种调节手段,通过利益补偿和对弱势群体的援助,维持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要在保护各利益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统筹兼顾,抓住各方利益的契合点,扩展共同利益,推动社会利益整合。其次,在对信用活动双方的权益保障和责任追究上,政策同样应体现“一碗水端平”的平等公正精神。要加强政策导向力度,遏制信用关系中强势方侵害弱势方合法权益的非诚信行为;要确保信用关系的诚信互动性质,避免信用行为因主体间权利义务分配显失公平而蜕变为各方以非诚信手段相互报复的尔虞我诈。政策愈能体现平等公正的价值取向,便愈能为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