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溃疡性结肠炎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病因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在本病的发病中,既有免疫因素,又有遗传因素存在,而其他各种因素多是诱发因素,可能有以下多种原因:
1.自身免疫原因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常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桥本病,虹膜炎等,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因此考虑本病可能为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2.感染原因
一些患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
3.饮食过敏原因
某些食物可使病变复发,去除这些饮食后使病情可缓解。
4.遗传原因
患者家族中有15%~30%发病者。
5.精神因素
临床多发现有些患儿伴有焦虑,紧张,多疑以及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精神治疗可收到一定效果。

临床表现

起病多数缓慢,病程可为持续性,常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起病急骤者占5%,病情发展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并发证多见,病死率高,缓解期病情亦可突然加剧,精神刺激,疲劳,肠道炎症,饮食失调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1.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天排便3~4次,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重者排便频繁,可每1~2小时1次,病初为稀便,4~6次/d,进行性加重,排黏液血便,血便,水样便,稀烂便和脓便,尤其是黏液血便几乎成为本病所有活动期患者的必有症状,常见里急后重,急性发病者开始即为血便伴腹痛,呕吐,发热及其他中毒症状。
(2)腹痛 轻型及缓解期患者可无腹痛,腹痛一般为轻,中度,常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亦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3)其他症状 常有腹胀,严重者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4)体征 轻型者除左下腹有轻压痛外,多无其他体征,重型和暴发型者可有腹胀,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或反跳痛,部分患儿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或降结肠。
2.全身表现
轻者常不明显,重者可有发热,水电解质紊乱;患儿由于长期腹泻便血,食欲不振,心率增快,衰弱,精神萎靡,久之即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等表现,约有3%的患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如抑郁,焦虑,失眠等;重症病例亦可伴有生长发育障碍,青春发育延迟,部分患儿伴有精神,心理及情绪异常。

检查

1.钡灌肠检查
主要是用来诊断结肠病变的一种方法,即从肛门插进一个肛管、灌入钡剂再通过X线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息肉、炎症、结核、肠梗阻等病变。
2.乙状结肠镜检查
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可发现直肠指检无法摸到的位置较高的肿块,同时对可疑病变取组织活检,明确性质。
故乙状结肠镜检查可用于诊断,又可作为治疗仪器,对预防及早期发现直肠和乙状结肠癌有着重要的意义。
乙状结肠镜检查术,用于检查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溃疡、息肉、肿瘤、寄生虫所致的病变以及不明原因的腹泻。可用于检查时取活组织标本。

诊断

1.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常采用Lennard-Jones标准,国内采用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两者均强调排除性诊断,内镜及组织学特征。
2.主要临床特点
最常见的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表现为血性腹泻,发热,腹痛,患儿表现有面色苍白,贫血,营养不良,青春发育延迟,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应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肠结核,局限性结肠炎(Crohns病),结肠肿瘤相鉴别。
3.主要辅助检查
钡灌肠及乙状结肠镜检是有价值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减缓症状,改善营养状况:
(1)饮食疗法 急性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必要时可给肠道外营养禁食,使肠道休息,症状好转后可给要素饮食。缓解期应进食易消化少纤维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2)药物治疗 ①磺胺类 一般用柳氮磺吡啶(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适用于轻度或中度患者。对停药后易复发者,可选用小剂量长期维持治疗。②甲硝唑 可抑制肠道厌氧菌,并有免疫抑制、影响白细胞趋化等作用。该药可明显减轻里急后重症状,对有肛周疾病和瘘管的患者疗效明显。口服,疗程3~6个月,病程1年以上者有效率60%~70%。不良反应有恶心、金属味等。③抗生素 有继发感染者可用青霉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等。④给予解痉、止痛、止泻。⑤支持治疗 维持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必要时可给肠道外营养疗法,使肠道休息,症状好转后可给要素饮食。⑥其他药物 如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左旋咪唑等,均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并应用,有一定疗效。免疫抑制剂可选用氢化可的松(灌肠或静脉滴注),泼尼松1~2mg/(kg·d)但不能长期应用,症状缓解即逐渐停药。巯嘌呤(6-MP)常与激素合用,可减轻症状。⑦中药 温补脾肾,清热利湿、行气通腑,逐瘀散结。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长期对症治疗,症状不缓解。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者。
(2)在对症治疗过程中发生了并发证,如结肠狭窄、结肠穿孔、大出血及中毒性巨结肠者须急诊手术。手术方式须根据患儿年龄、病程长短、病变程度、症状轻、重、缓、急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结肠次全切除、结肠全切,永久性肠造瘘等。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