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古称松兹候国,建县于西汉高后年间,至今已有2000余年,地处皖、鄂、赣三省八县结合部,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是吴楚文化的交汇带。境内有山区、丘陵、湖区和平原自西北向东南阶梯式分布。由于与周边文化的交融和地形地貌的异彩纷呈,促成了宿松民歌题材丰富,体裁多样,现已搜集整理的宿松地区汉族民歌836首,有山歌、小调、号子、歌舞曲及风俗歌曲等多种类别。
宿松民歌的具体起源时间无法考证,但现今搜集到的民歌均为明代以后开始在本地传唱。建国后,我县组织过三次大规模的民歌搜集整理工作,编印过《宿松民歌选》、《宿松民歌曲谱》等书刊。这些作品,是宿松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演唱,口耳相传的典型文化表现形式。自1949年后,宿松人民创作传唱民歌形成热潮,宿松民歌也逐渐由口头记忆转向书面记载,由乡村走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