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索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塔索(意大利诗人)

塔索,T.(Torquato Tasso 1544~1595),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运动晚期的代表。出身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大学时期学法律,但对古典文化和哲学十分热爱,跟人文主义者交往甚密。先受阿里奥斯托影响,用浪漫情调写骑士业绩的长诗。继又作为宫廷诗人写牧歌剧。代表作是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1575)。

塔索(李斯特交响诗)

这是李斯特所作十三首交响诗的第二首,原是为歌德的戏剧《托尔夸托·塔索》写的序曲,作于1849年。同年将序曲修订,成为交响诗,以后又屡经修改,直至1854年定稿。 李斯特的交响诗《塔索》的副题是“哀愁与胜利”,他道出了交响诗的中心思想,即通过“哀愁”(塔索生前的悲惨生活)和“胜利”(塔索死后得到的荣誉)的对照,歌颂创造力量的伟大和正义事业的永垂不朽。全曲的主要部分写“哀愁”,在尾声中画龙点睛地讴歌“胜利”。
塔索——哀愁和胜利
李斯特在为交响诗《塔索》写的序言中说:“1849年,全德国热烈的庆祝歌德诞生一百周年。当我们在魏玛,当地的纪念活动中安排好八月二十八日晚上演出他的戏剧《塔索》”。
“最不幸的诗人的悲惨命运曾激起了当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歌德和拜伦的诗思;歌德属于以辉煌的成就著称于世的人物之列,拜伦的优越的出身和他身受的痛苦遥遥相对。我们不能否认,当我们在1849年接受为歌德的戏剧写一首序曲的任务时,也还没有能够把他在《哀歌》中这么崇高而雄辩地表现出来的强烈痛苦的回忆和等待着《解放了的耶路撒冷》的作者的胜利(虽然这胜利是姗姗来迟,却是光芒四射的正义所带来的)结合在一起。我们有意在我们的作品的题目中指出了这一对照,并且但愿能够成功地体现这一巨大的对照——这位天才在生时遭到虐待,死后却足使迫害他的人无地自容的力量放射出万丈光芒。”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