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
规划到2050年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将由10条地铁线、四条轻轨线构成共计433公里的网络。预计今后50年内,南京规划轨道交通道路总长度将达到433公里,共设置13条轨道交通,线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0.15公里,与巴黎市相当。主城区有9条轨道交通,总长200公里,主城线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76公里,与日本名古屋相当,老城区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1公里,与日本大阪相当。预测到2050年,南京的轨道交通平均客流强度将达到2.52万人/公里,轨道交通平均乘距9.5公里。规划实施后,南京中心区地铁车站辐射半径600米,服务人口达95%,在城市范围区内70%人口可在40分钟内到达市中心。建设难题编辑南京地铁3号线穿越城区南北且要过长江,因此,南京地铁3号线的建设难度,在南京地铁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南京市城市规划,到2050年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将由10条地铁线、4条轻轨线构成共计433公里的网络。
1号线:贯穿主城南北中轴线最重要的客流走廊,沿途经迈皋桥、南京火车站、玄武门、鼓楼,穿越新街口中央商务区,向南途经三山街、中华门等车站,再向西接河西新城城市副中心至奥体中心。
2号线:贯穿主城东西中轴线客流走廊,东连仙林大学城,西通河西新城区,中间穿过新街口中央商务区。途经孝陵卫、中山门、明故宫、新街口、汉中门、莫愁路、纬九路等车站。具体走向为:汪家村站-中
和村站-元通站-向兴路站-所街站-集庆门大街站-茶亭站-莫愁湖站-汉中门站-上海路站-新街口站-大行宫站-逸仙桥站-明故宫站-苜蓿街站-小卫街站-孝陵卫站-钟灵街站-马群站-紫金站-仙鹤门站—仙鹤中站—南师大站—仙鹤东站。(西延支线为集庆门大街站-上新河站—江心洲站)
3号线:又一条南北客流主干线,贯穿大江南北、连接主城江北新市区和东山新市区,连接禄口机场、南京铁路南站、南京火车站及江北火车站最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具体走向为:南京南站-玉兰路-雨花门-长乐路-建康路-常府街-大行宫-浮桥-市政府-新庄-南京站-干休所-玉塘村-滨江路-浦珠路-京新村-火炬南路-林场
4号线:又一条东西客流主干道,贯穿主城、仙林新市区和江北新市区。具体走向为:
紫金山站-岔路口东-樱花路-省经干院-九华山-市政府-鼓楼-云南路-省委-中保(过江)-浦口中心区
5号线:贯穿主城东南和西北的加密线,分流1号线和市中心区的客流量。具体走向为:下关-盐仓桥-福建路-虹桥-山西路-云南路-五台山-上海路-朝天宫-三山街-建康路-大中桥-光华门-小天堂-
七桥瓮-大校场-城北路-金箔路
6号线:为主城内的环线,平衡主城内轨道线网客流,并带动沿线一些主要地区再开发。具体走向为:
曹后村-南京站-金桥市场-城河村-大桥南路-下关-农贸中心-中保-管子桥-集庆门大街-所街-向兴路-元通-中和村-(预留站)-将军路-南京南站-
大校场机场-大校场路-光华门-明故宫-富贵山-省经干院-长途汽车东站-曹后村
7号线:是主城两部南北向的预留线,分流南北向主干线的客流量。线网建成后南京市中心区线密度将达到1.2kkm2;主城的线网密度达到0.63km/kkm2,都市发展区线密度达到1.13km/km2。具体走向为:南京南站-共青团路-宁丹路-安德门-东青石-应天路-沿河街-莫愁湖-省委-古平岗-福建路-城河村-干休所-
黄方村-窑上村-晓庄-
化纤新村-田家边-尧铁站
8号线:西善桥-汪家村-小行-中华门-雨花门-中和桥-小天堂-胜利村-双拜岗-沧波门
9号线(轻轨):南京南站-禄口机场(与南站同步建设,站点尚在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