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际汉语推广协会在全体系推广All Role-Playing Approach(ARP,代入式教学法)
2011年,IMCPI国际汉语教师认证体系被著名的英国爱德思国家职业学历与学术考试机构选定为全球唯一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供应商。
2010年,国际汉语推广协会在和Harvard University合作研究三年后终于正式发布了IMCPI Dynamic and static Interval Approach(DSI,动静间隔教学法)
2009年,结合中国教学经验IMCPI推出“What You Study Is What You Used”教学法
2008年,以“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汉语推广”为年会主题,讨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其中汉语做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世界与中国的互动交流。
2008年,正式推出IMCPI认证体系,并发表研究成果,推广G.A.M.E四步教学法
2007年,发起“中美文化交流年”活动,在美国各大城市组织近百场演讲
2007年,IMCPI发布了基于理论、实例、游戏、多媒体的G.A.M.E四步教学法
2007年,以“奥运、中国、汉语”为年会主题
2006年,以“政府与语言政策”为年会主题,讨论政府语言政策对汉语推广的意义,并呼吁各国政府加大投入,推动汉语在本国的教学和推广
2006年,参与法国巴黎东方语言学院教学年会
2006年,向美国众议院提交议案,倡议加大汉语在美国中小学课程中所占的比例
2005年,IMCPI发布“国际汉语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2005年,IMCPI年会以“汉语教学方法与地区文化历史的内在关系”为主题,讨论地区文化和历史差异产生的各国意识形态不同在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并组织权威人士对汉语教学方法和教材组织进行全面深入研究。
2005年,IMCPI受德国弗莱堡大学邀请,参与汉语语言语法研讨会
2005年,由IMCPI发起,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270多人出席在纽约举行的“汉字特点与中国文化研讨会”
2005年,IMCPI受邀参与美国政府AP项目 (Advanced Placement)策略评估会议
2004年,“中国文化交流会”已发展成为由一批中国历史学家和语言学教授参与的专业性组织,并正式更名为“国际汉语推广协会”,简称IMCPI
2004年,IMCPI首届年会以“中国未来发展趋势与汉语影响力”为主题。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21个国家的经济学家、语言学家、汉语学者、国际问题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在这次年会上IMCPI确立首批成员国。明确以汉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为基础,以建立国际汉语教学标准为目标,把推广汉语以促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做为协会最高宗旨。
2004年,IMCPI接受英国BBC邀请,做为BBC中文教材研发顾问团
2004年,IMCPI受美国加州政府邀请,参与加州政府制订第二语言推广策略研究
2004年,IMCPI发布了IMCPI Passive Testing Approach(PT,被动测试教学法)
2002年,IMCPI的前身“中国文化交流会”在美国波士顿成立,由一批痴迷于中国文化的学者和中文学习者组成,宗旨是交流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