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住无方所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作品原文

余住无方所
余住无方所①,磅礴无为理②。
时陟涅槃山③,或玩香林寺④。
寻常只是闲,言不干名利。
东海变桑田,我心谁管你。

注释译文

①方所:方向处所;范围。南朝梁萧统《令旨解法身义》:“若定是金钢,即为名相;定是常住,便成方所。”
②无为理:意为佛法真理。
③涅槃山:涅槃是梵语英译,译为“圆寂”。“圆寂”浅一层意思是“逝世”,但真正含义是“智慧福得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一个人如能怀着完全清净的心,摒弃一切烦恼,就能达到涅槃的境界,登山“涅槃山”了。
④香林寺:泛指佛寺。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作者拾得法师的自我写照,首句“余住无方所,磅礴无为理。”交代了作者的生活来去自在,无方无舍。颔联“时陟涅槃山,或玩香林寺。”是作者的想象之作,时而登上涅槃山,时而游玩香林寺,体现出了作者闲情逸致。颈联“寻常只是闲,言不干名利。”平常都是清闲的时候,生活闲逸,功名利禄不是作者所关心之事。尾联”东海变桑田,我心谁管你“世事的沧海桑,尘世名利,都与自己不想干。这是一种脱离烦恼,超越生死,常乐我净的真如境界。回到现实之中,多少众生,终岁衣食没有着落,饥寒交迫,为求保暖,奔走呼号,忙碌尘海,又如何游山玩水,来去自由。

作者简介

拾得禅师画像

拾得禅师画像

拾得,生卒年不详,唐朝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一起隐居于天台山国清寺,被誉为“国清三隐”。拾得本来是被父母抛弃的孩子,被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在天台县赤城山捡了回来,于是被唤作“拾得”。在国清寺,拾得跟随知库僧灵熠学习和生活。长大后任职管理食堂和香灯。后来寒山来到了国清寺,两人结为至交,云游四海,互相唱和,被誉为唐朝诗僧一段佳话。拾得诗作的风格与寒山相近。传世《寒山子诗集》收录拾得诗49首。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