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囊肿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致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主要学说仍为腺体潴留学说和面裂学说。因许多学者认为其来自球状突与上颌突融合部,理论上与球上颌突或唇腭裂囊肿相符,故亦曾将其称之为球颌突囊肿。
鼻前庭囊肿为面裂囊肿的一种。所谓面裂囊肿,系指发生于鼻及鼻周软组织、骨组织或骨孔内的各种先天性囊肿。关于其发生原因,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腺体潴留学说和面裂学说,以后者占主导。

腺体潴留学说认为

由于鼻腔底的黏膜腺腺管因各种原因发生阻塞,以致腺体分泌物潴留而成囊肿,故称为潴留囊肿。

面裂学说认为

于胚胎时期,在上颌突、内侧鼻突的球突及外侧鼻突等各面突接合处因发育而形成的裂隙内有胚性上皮残余,发展后形成面裂囊肿。
此类囊肿虽然始于裂隙处,但经增长膨大或发育发展之后,常可侵及上颌窦、鼻腔、上颌牙槽突和腭部。早期多因囊肿发展缓慢而无症状。待到囊肿增大而显露出畸形,甚至有继发感染时,患者才来就医。

病理生理

鼻前庭囊肿的囊壁一般由含有弹性纤维和许多网状血管的结缔组织所构成,坚韧而具有弹性。若并发感染,则囊壁可有炎性细胞浸润。典型的内膜表皮细胞具有纤毛的柱状上皮或立方上皮,但也可因囊肿内容物对囊壁的压力过大,而转变为不同类型的上皮,如扁平上皮、柱状上皮、立方上皮等。在囊内膜的表皮细胞内有丰富的杯状细胞。囊液一般较为透明或半透明,或浑浊如蜂蜜样;多为纯黏液状、血清状或血清黏液状;呈黄色、棕黄色或琥珀色;其中大多不含胆固醇;倘若继发感染则为脓性。囊肿为单个单房性,其外观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囊肿缓慢增大,邻近骨质压迫吸收,可出现圆形浅盘状凹陷。

临床表现

好发人群

中年女性患病较多,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

疾病症状

(1)早期无自觉症状。囊肿长大后,一侧鼻翼附着处、鼻前庭内或梨状孔的前外方等处日渐隆起;
(2)囊肿大者可有同侧鼻腔呼吸受阻,鼻内或上唇发胀;
(3)鼻翼附着隆起处,可触及弹性而柔软的肿块;
(4)合并感染则囊肿迅速增大,局部疼痛明显。

检查体征

以戴手套或指套的一手指放在上唇相对应的口腔前庭处,另一指放在鼻前庭,行期间的联合触诊,可触知柔软而有弹性、有波动感、可移动的无痛性半球形囊性肿块。如有感染则可有压痛。

辅助检查

(1)穿刺检查
可抽出透明、半透明或浑浊如蜂蜜样液体,大多无胆固醇结晶。
(2)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可见梨状孔底部有一浅淡均匀的局限性阴影,无骨质及上列牙的病变。囊内造影可显示囊肿大小、形状和位置。CT检查可见梨状孔底部局限性类圆形软组织影。

疾病危害

鼻前庭囊肿缓慢增大可引起病侧鼻塞。继发感染可引起局部疼痛。

诊断鉴别

1.典型症状
单侧鼻前庭底部缓慢增大肿物,可触及柔软而有弹性、有波动感、可移动的无痛性半球形囊性肿块。穿刺可抽出透明、半透明或浑浊如蜂蜜样液体,大多无胆固醇结晶。CT检查可见梨状孔底部局限性类圆形软组织影,无骨质破坏。
2.鉴别疾病
鼻部牙源性囊肿
鼻前庭囊肿与鼻部牙源性囊肿的鉴别诊断
鼻前庭囊肿
牙源性囊肿
致病原因
胚胎发育异常或腺体潴留
牙畸形发育或深度龋齿所致
好发部位
鼻前庭底部或鼻翼根部
上颌骨内或上颌窦内或上颌牙牙根部
临床特点:
一般检查
鼻前庭、鼻翼根部等处隆起,牙齿齐全
面颊部隆起,有缺牙或龋齿
囊肿穿刺
囊液呈黄色、棕黄色或琥珀色;其中大多不含胆固醇
囊液呈姜黄色、酱色、黑或黄褐色,含有胆固醇结晶
影像学检查
无骨质破坏,与牙齿无关
上颌窦底壁可被推移,骨质被吸收破坏,可囊内含牙

疾病治疗

若囊肿较大已有面部畸形及鼻塞症状或有反复感染病史者,应取唇龈沟径路行手术切除。
手术方法:在靠近上唇系带的囊肿一侧,作一横切口,朝梨状孔方向分离软组织,暴露囊壁后仔细分离并完整切除。如有囊壁与鼻前庭皮肤紧密粘连者,仍应以彻底切除囊壁为原则。此时术中难免撕裂鼻前庭皮肤,其处理方法是术后用凡士林纱条压迫该处,待健康肉芽逐日修复之。
术后保持口腔清洁卫生。行口腔内刷牙,注意保护创面不受损伤,以免造成伤口撕裂。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