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小沙丁鱼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编号:
21553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中文科名:
鲱科
拉丁科名:
Clupeidae
中文亚科:
鲱亚科
拉丁亚科:
Clupeinae
中文属名:
小沙丁鱼属
拉丁属名:
Sardinella
拉丁种名:
melanura
定名人:
(Cuvier)
年代:
1829
中文名:
黑尾小沙丁鱼
原始文献:
Regne animal 1st ed., 2:318
模式产地:
瓦尼科罗岛
俗名:
黑尾小砂(鱼丁), 黑尾砂(鱼丁)
生境:
栖息于海洋、近岸
国内分布:
东起台湾, 西至海南(三亚)
国外分布:
东起非洲东岸, 红海, 西至印度尼西亚, 北起中国(台湾), 南至澳大利亚
资料来源: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鲟形目 海鲢目 鲱形目 鼠喜目: 77-78
体略呈纺锤形,上下颌等长,脂眼睑发达。体为亮银白色,背部较暗;鳞片易脱落,腹缘侧扁且稜鳞尖锐。
尾鳍叉形,上下叶末端具黑斑。

生活习性:

对低水温有不错的适应性,属表层洄游性鱼类,常趁著暖流北上,至寒、暖流交汇地带觅食。肉食性,以浮游动物为主。遇敌害时会迅速集结成一大团,待大鱼冲入便化为小群逃窜。产浮性卵。

种群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北及西部近海。
附记:
可食用鱼,渔民以焚寄网捕抓。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